【非凡十年】研究生院:立德树人为根本 强农兴农创一流

发布者:yuanjia发布时间:2022-11-25浏览次数:71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校研究生教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四为”方针,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以学科建设为引领,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高层次人才,全力推动新时代学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以学科建设为引领,推进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

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引领,按照“优化结构、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特色发展”的建设思路,加强组织领导、汇聚改革共识、强化效果评估、动态调整优化,更加注重资源有效集成和配置,更加注重学科内涵建设,找准农林高校学科发展轨道、加快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步伐,学科建设成绩斐然。

优化结构,夯实基础。锚定学校发展目标,谋长远、重内涵、强质量,优化学科综合布局,强化学科内部治理,夯实学科建设基础。一是优化学位授权点布局。学位授权点有进有出,主动撤销10个学位点,自主增列6个学位点,新增3个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新增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科建设力量更集中,学科布局与学校的发展定位、国家战略需求、社会经济急需更契合。二是强化学科内部治理。着力深化学院综合改革,按照“一院一点”总体部署,调整6个学位点、5个教研室的归属。强化基层学术组织建设,明确81人次学科带头人,建立健全学科带头人制度,强化有组织的学科建设。

分类指导,定位发展。聚焦“农林学科争一流、理工学科上水平、人文社科创特色”目标定位,分类推进学科差异化发展。一是持续推进“六大计划”,顶尖学科重点突破、优势学科着力提升、特色学科发力振兴、基础学科固本强基、人文学科繁荣发展、新兴学科着力培育,助推各层次学科在不同赛道奋力奔跑。二是持续推进省、校二级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形成重点建设、扶持发展、培育新型的学科梯队建设体系。三是强化学科群建设,突出优势学科辐射引领作用,建设“优势学科+基础应用学科”“传统学科+新兴学科”的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群。

突出重点,打造高峰。坚持传统优势农科优先发展,集中力量巩固优势农科特色和竞争力。以一流学科为引领,着力打造学科高原、崛起学科高峰。以畜牧学入选江西高校冲击国家“双一流”突击队学科为契机,举全校之力支持畜牧学科发展,聚焦国家一流学科定向“爆破”,定位再精准、重点再突出、资源再集中,对标对表、强弱项补短板,紧盯大人才、大平台、大项目、大奖项,力争早日迈入国家队。

特色发展,创新驱动。一是坚持开门办学科,强化社会服务。策应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准确识别并抓住机遇,持续加强学科建设与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二是强化学科交叉融合,聚焦特色发展。紧密对接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新增8个目录外二级学科,持续优化以农为主、农理、农工相互支撑、交叉融合的学科布局,形成产教融合、联合攻关、学科交叉、协同育人新模式、新力量和新优势。

截至目前,学校拥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9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学科专业涵盖农、理、工、经、管、文、法、教、艺等9大门类。有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4个江西省一流学科,2ESI1%学科。学校已初步形成了“重点学科优势突出、基础学科和新兴学科支撑有力、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迅猛”的多学科协调发展学科体系。

 

以招生宣传为抓手,实现生源“量质齐升”

不断加强研究生招生宣传,实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计划,推动优秀本科生推免留校,实现了报考生源数量快速增长,生源质量稳步提升的“量质齐升”良好发展态势。

 

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从2012892人到20223285人,增长3.68倍;其中,本校应届本科考生(不含推免生)一志愿报考人数逐步提升,10年间增长4.59倍。博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从201265人到2022532人,增长8.18倍。

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从2012741人到1272人,增长1.72倍,累计录取9274人;其中,录取本校应届本科考生人数逐年增加,累计录取3166人,占总录取人数34.14%;推免留校率始终位居省内高校前列,累计推免录取1762人,占总录取人数近20%。博士研究生录取人数从201223人到202296人,增长4.17倍,累计录取589人;其中,录取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博士160人,占总录取人数27.16%

 

以思想引领为核心,全面促进研究生综合素质提升

坚持思想引领,培养“靠得住、用得上”的高质量人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通过开展党团知识竞赛、红色文化宣讲,引导广大研究生学党史、听党话、跟党走。近年来,我校5位研究生优秀代表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

 

坚持学用结合,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实践和乡村振兴。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有效挖掘高层次高素质农村实用人才,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组织研究生结合专业,在科技小院、专业实践基地、田间山野开展社会实践,服务国家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战略。连续15年被评为省级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营队,获得201320172019年全国社会实践活动优秀营队荣誉称号。

 

坚持全面发展,推动研究生综合素质提升。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学科竞赛和学术交流等活动,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我校研究生先后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金奖、银奖,中国研究生“光明杯”第四届牛精英挑战赛团体一等奖,全省“十佳学术之星”“十佳实践之星”等荣誉称号。

 

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

全面落实导师职责,提升立德树人能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研究生分类培养为导向,以强化导师第一责任人要求为核心,将导师遴选、培训、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充分调动导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积极落实导师是研究生专业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要求,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引导研究生导师真正成为思想品德育人、学术育人、实践育人和服务育人的践行者。目前,学校拥有博士生导师122人,硕士生导师797人,省级示范研究生导师创新团队4个,江西省高校金牌研究生导师4人。

深化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不断推动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多维度融合与创新,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育人元素,促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同频共振,同向同行。构建了以研究生教改项目为抓手,以课程思政和优质课程建设为引领,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目标的培育路径,不断深化和推动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现已建设省级优质课程项目37门,省级课程思政项目2门,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13项。不断凝练研究生教学成果,推动教学成果转化,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教学成果,获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14项。

 

不断完善育人机制,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积极开展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推动“引企入教”,与农林企业、科研院所等建立战略联盟,以企业与科研院所中具有研究前景的科研项目或技术创新为支撑,全方位共同参与人才培养。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现场实践”相结合、“专业实践与论文工作”相结合多种方式,实现了行业优质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行业特色转化为专业特色,提高了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支撑了高质量研究生培养。目前学校已建成省级、校级基地69个,全国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示范性实践基地1个、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培育基地1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2个,科技小院30个。

 

以资助育人为重点,助力研究生成长成才

通过规范程序、完善体系、加大投入、树立典型、强化宣传等方式,夯实研究生资助育人实效,实现研究生资助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近10年,我校累计发放研究生奖助学金近1.7亿余元。与此同时,学校积极营造科研氛围,强化学术引领,激励研究生潜心科研,近10年,累计获批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助项目348项,江西省“青马工程”课题53项,设立学校研究生创新专项资助项目111项,累计获得项目资助146.3万余元。

 

以学位质量为导向,有效提升学位授予水平

充分发挥校内外导师、导师小组、专家组、教育工作指导小组等多元主体的指导与监督作用,强化论文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评阅与答辩;实行论文初审制、论文抽查制、双盲评审制、答辩即问即答制、先答辩后定稿制、抽查复审制等系列行之有效的论文质量管理制度,10年来,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质量得到了有关专家的一致认可。

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实现了我省“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零突破,获得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优秀论文2篇、全国兽医硕士专业学位优秀论文2篇、全国林业硕士专业学位优秀论文4篇。自国家2010年起开展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以来,学校已连续十二年共37篇博士学位论文在国家抽检中全部合格,合格率为100%。自江西省正式启动了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来,我校优秀博士论文入选率连续十一年为100%。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在全省各项论文抽查、评选评优中名列前茅。

 

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也得到较大提升,近10年毕业研究生学术成果奖励人数达1750人,奖励金额近170万元。其中SCIEIESI、北大中文核心论文2679 篇,在《Nature》《Nature Genetic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 80余篇高水平学术论文。

 

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特色,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着力构建“四个三”就业育人模式,强化专业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互促互融,提升研究生就业创业教育质量,培养乡村振兴就业创业人才。博士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连续8年保持100%,硕士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总体为95.03%,排名位居全省前列。硕士毕业生考取博士研究生的人数总体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毕业研究生总体留赣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51.63%。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发展,不断在双创赛事中取得突破。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新担当。我校研究生教育将继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战略,为有特色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为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供稿:研究生院  审核:黄小珊 陈美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