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钟洢:江西实业学堂首任监督(校长)

发布者:gaoyun发布时间:2021-10-28浏览次数:1133

龙钟洢,1875425日出生于江西永新县醴田南城村。治公羊春秋凡四十余年,被康有为赞赏谓“春秋大师一席,先生实当之无愧”。他是江西农事试验场(现江西省农科院的起源)第一任场长,江西实业学堂(现bbin下属直营平台大全【中国官网】有限公司,的起源)第一任校长,《江西农报》(江西近代第一份农业期刊)第一任主编,在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的成果,属于清末江西农业界的领军人物,在当时全国农业界颇具影响力。

1、兴办江西实业学堂1903年,中国有史以来第一部实施的学制--“癸卯学制”出台,把当时称为实业教育的职业教育法确定下来。1904年,江西农工商矿局在省城进贤门外租赁民地百四十亩,兴办农事试验场,龙钟洢任场长。1905 年,龙钟洢在江西农事试验场兴办江西实业学堂,并任监督(即校长)。当时江西巡抚胡廷干和江西学政黄均隆向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报告了江西实业学堂办学情况,得到了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允准。1907年,江西实业学堂由江西农工商矿局划归为提学使管理。1908 年,龙监督呈请提学使林开謩,将江西实业学堂遵章更名为江西高等农业学堂。

2、兴办《江西农报》。 1907  5 12 日,《江西农报》在南昌创刊,由江西农工商矿总局主办,龙钟洢任主编,初为半月刊,石印,书本式,每期 50 页左右。从第十一期起(1908  2月)改为月刊,由江西农事试验场编辑部主办。农工商部于1908年要求“各省一律发行农报,以为先导,其一切章程,均仿江西农报办理”,说明 《江西农报 》在全国处于领先的地位。

3、创办江西农事研究总会。1907年,龙钟洢商请江西省农工商矿总局在试验场内创办江西农业研究会,以省城农事试验场为总机关,进行农业bbin下属直营平台大全【中国官网】有限公司,与宣传活动,这是江西历史上第一个农业研究会。19081017日,改设江西农务总会,隶属江西农工商矿总局,龙钟洢为本会协理,由热心农业人士会员 59 名组成,订有开办简章 16 条,以振兴全省农业为宗旨。

4、参与创办农业中学堂。为了提高江西实业学堂的生源质量,江西实业学堂监学兼会计余永濬等发起凑资创办农业中学堂,于 1907 101日开校,1909 年改设为江西高等农业学堂附设农业中学堂,龙钟洢兼任监督,一切管理、教授概由高等农业学堂职员兼任,不另支给薪水。现在的江西高校附属中学的办学模式最早起源于此,可以共享师资队伍,提高教学水平,实行一条龙教学管理。

5、创办江西高等林业学堂。1909年,江西劝业道傅春官道台主事和龙钟洢准备在庐山黄龙寺一带营造示范林,在庐山西北的东林寺一带创办林场经营官有林业。庐山林场是江西省第一个由省库拨款、政府督导下的官办林场,它的诞生标志着江西近代林业发展的先例。1909年,庐山白鹿洞书院一部分房屋与全部山场拨归江西高等农业学堂,遂将林科全体学生移往白鹿洞书院,分设为江西高等林业学堂。

6、兴办女学1908年,龙钟洢等人自筹经费在南昌兴办女子公学。1909年,针对一些年龄偏大的女子,接受正式的教育比较困难。因此,在女子公学附设技术专修科,“凡有志入学者不拘年龄,不限资格,以一年毕业”。1909年,龙钟洢参与创办南昌私立匡秀女学堂,始借南昌灵应桥为校舍。1910年,龙钟洢参与建立的江西女子蚕业讲习所在匡秀女校内正式开所授课。龙钟洢通过兴办各类女学,使妇女成为既有一定文化知识又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为男女平等、妇女解放做了实事。

7、成功办好南洋劝业会江西展馆19104月,江西高等农业学堂监督龙钟洢辞职,全体学生停课挽留。辞职后赴南洋劝业会布置江西馆陈赛出品,故请假一学期,由提学使王同愈暂行代理监督。两江总督张人骏非常器重龙钟洢的才德,特备专车听候驱使,一切经费,不加限制。龙钟洢极力撙节,从未浪费分文,江西馆的图样建筑及种种计划都出自他一人之手,开工以后,挖掘出很多古物,也都全部归公。开会之日,中外震动,入场券第一号,被一位华侨以一万元购去,会场之伟大,布置之精细,为日本大阪博览会所不及,见者莫不赞叹。江西馆设在南洋劝业会主会场东、马路旁,系江西出品协会筹建,专为江西陈列赛品而设。1910 6  21 日,江西馆正式开幕。以学者李瑞清为会长、实业家张謇为总干事的南洋劝业会研究会,组织700余名专家对参会展品(项目)进行审鉴评选,江西农事试验场选送的“瓜、菜、豆、菽籽种并植物标本”荣获四等奖。

龙钟洢创办的实业教育,涵盖了农业教育、林业教育、女子职业教育等方面,既有公办,又有民办,且办学形式不拘一格。龙钟洢创造事业的能力,与张謇(季直)先生齐名,在一定程度上开创了江西近代农业教育之先河,对江西地方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清末江西地方教育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教育家之一,可谓清末江西实业教育第一人。 




作者:档案馆      刘庆言